银河yh0076



激情燃烧的青春
字体设置: 发布日期:2012-05-22 15:55:24

——第一期海外英才的故事

    青春是蓬勃茁壮的生机,是永不泯灭的希望,是奋发向上的斗志 ,是一往无前的勇敢 ,是生命中那一抹最辉煌的色彩……
    再回首,属于你的青春曾留下什么,成长的磨砺、梦想的追逐、收获的幸福,抑或是生命的感动?
    当三张满是汗渍的年轻脸庞映入眼帘,我分明捕捉到青春的驿动,感受到激情的脉搏……
    2012年农历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没来得及感受合家团圆的喜悦,入选集团公司海外英才三年培养计划(一期)的张明、李煜民、汪振华就踏上了远赴新加坡的征程 。怀揣梦想的三个80后来到异国他乡,开始了全新体验的学习和工作……
    初见张明,还是在刘鸣项目部里。那时为了得到一手的工地照片,他热心地领着我爬到立交桥匝道顶部 ,还细心地不忘交代注意安全,给人的感觉踏实而稳重。再见到他,已是他入选英才人选的出发前夕,在楼道里遇见,送上祝福,他憨憨地答“去了肯定好好干”。因为三人中与他算最熟悉,到了新加坡本想第一个交流的,却总逮不着人。华新公司副总陈淑裕介绍说,因为在国内有技术负责人的基础,他是到狮城后管理上适应得最快的一个。他在管理上非常细致,条理性也强,总能对问题进行有序梳理、分类来解决。好不容易在吃中饭后的空档要找他聊聊,他嘴上应着,一会接了个电话,又开始忙个不停,最后现场采访泡汤而变成了QQ交流。问及国内的女朋友,他回一个笑脸,一副好男儿志在四方的笃定。他还很认真地发了份个人总结给我 ,长达2000字的材料是晚上快10点发到我邮箱里的,未及看,已是满满的感动,再细看 ,他写得最多的是目前施工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的不足和学习方向,感动之余心生敬意 。
    86年生的李煜民在三人中年纪最小,也是最活泼的一个。他笑说是过年前三天到的新加坡,问及他怎么想的 ,没担心父母女朋友有意见吗?他洒脱地摆摆手说,无所谓的 ,工作要紧呀 。他坦言来之前又期待又担心  ,能到新加坡锻炼学习,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和挑战。本以为他担心环境和语言的适应问题,谁知道“小虎哥”满不在乎地说那些没什么可担心的,他最担心的还是技术上的问题。可是话音刚落,他又说其实不用担心的,只要虚心请教,肯刻苦学习,都搞得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说完他自己爽朗地笑了。他小声地告诉我,因为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没有任何娱乐,一到住处就倒下大睡了,有时嘴上玩笑“明天不进工地了”,清晨醒来想责任在的,再累再烦还是要继续开工,“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他真挚的脸孔让人难以忘怀 。
    对于汪振华,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看到过有关他到汶川援建的报导,这次得见庐山真面目,觉得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感动”。因为工地上事务繁忙,只能匆忙地交流了几句 。他的回答通常比较简短,语言朴实无华。他告诉我妻儿在国内,家里比较支持自己的工作,所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他戏称刚来的时候是“聋哑人” ,完全没办法听懂当地的英语,一开始手势+嘴巴+身体动作还不够用,现在基本能应付自如了,这要感谢陈副总鼓励他们跟下面的外籍工人多交流 。他说 ,睡觉是最奢侈的幸福 ,这里的工作强度很大 ,一天要工作十到十四个小时 ,但大家已经习惯了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谈到学习他很开心 ,说获益最大的是新加坡的施工精细化管理……
    挥手道别时,阳光很烈 ,在三个年轻人的脸上画满光影,夹杂着肆意流淌的汗水 ,和着灿若夏花的笑容 。
    就让我们把祝福别在襟上吧,为千里之外的海外英才送去问候,愿轻风为他们吹走盛夏的炎热,愿彩虹为他们写满生命的绚丽,由心底道一声“你们 ,辛苦了!” ,愿你们走得更坚定,愿华新走得更高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杭州市银河yh0076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30756号-2 技术支持:乐邦科技



XML地图